4月30日,中共四川省委辦公廳的工作人員來到電子科技大學,將四川省委書記王東明的一封信交到了該校學工部實習老師徐茂的手中。
  此前,徐茂以一個普通青年的身份給王東明寫了一封信,談了自己最近的“所做、所感、所憂和所盼”。王東明收信後,給他寫了回信。
  兩人的交往始於去年。2013年4月23日,雅安地震發生後第四天,作為抗震救災志願者的徐茂在滎經縣體育館發放救災物資。當時,四川省委書記王東明正在那裡檢查救災物資的儲備發放工作。
  王東明看到很多年輕人在那裡當志願者,便過去與他們交談,對青年志願者積極投身抗震救災的舉動表示肯定。交談中,志願者徐茂提到“時窮節乃見”,這句話的意思是“在危難關頭,一個人的節操才能顯現出來”。
  王東明聽後對徐茂說,這是一個課題,就留給你來做,你回去之後做一個調研,瞭解一下青年學生的思想動態,有機會我們再談一談。
  就這樣,在這次偶然的見面中,這位20多歲的年輕人從省委書記那裡領到了一個調研課題。在隨後的一年中,徐茂利用自己在電子科技大學學工部當實習老師的機會,與青年學生進行了大量的深入交流。基於這些交流,他形成了一個對當代青年大學生思想動態的初步調研報告。
  作為對一年前約定的回應,今年4月,徐茂提筆給王東明寫了一封信,介紹了自己的調研成果。他圍繞“所做、所感、所憂和所盼”,寫了一封3000多字的信。在信中,徐茂介紹了自己自2008年以來參加汶川地震抗震救災、關愛留守兒童的經歷,以及這個過程中自己的一些困惑。
  大學畢業後,徐茂為了追隨自己“做一個有思想的教育工作者”的夢想,放棄優厚的待遇到成都做了一名實習老師。他的選擇曾遭到很多人的不理解,有的說他自命清高,有的說他不知天高地厚。“我有時候就想,這個社會怎麼了,有夢想的人就是離經叛道、不安分的嗎?”在給王東明的信中,徐茂感嘆。
  信中更主要的部分,是他的調研思考。他圍繞信仰、責任、道德三部分內容,向王東明反映了廣大青年學生的普遍困惑和問題。“一些青年學生對社會和信仰存在質疑,不相信或慢慢地不相信規則能戰勝潛規則,不相信學場有別於官場,不相信學術不等於權術,不相信風骨遠勝於媚骨。‘天地之心、生民之命、往聖絕學、天下太平’很難在青年學生中像以前那樣能引起共鳴了。”徐茂寫道。
  他在信中說,這些問題雖然不是普遍現象,但足以引起我們的警覺和重視,同時也應該站在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角度採取措施修正和完善。
  針對上述問題,他還介紹了自己所在的電子科技大學在青年學生培養方面所做的一些新的探索。
  4月初,徐茂寄出了這封信,不過,他並沒有對下文有更多期待。“省委書記太忙了,沒有回信是情理之中,回了信是意外。”
  “意外”在4月30日到來。那天,中共四川省委副秘書長馬波率團四川省委、四川省教育廳的負責人來到電子科技大學,給徐茂送來了王東明的回信。
  王東明在信中說,“4·20”蘆山強烈地震發生後,包括你在內的一大批青年志願者,不顧個人安危,積極投入搶險救援和災後重建工作,作出了重要貢獻。感謝大家的無私付出。
  “從信中得知,你和其他老師一道,積極組織地震災區、革命老區、民族地區等地的青年學生加強交流,並向全國先進典型學習,共同傳遞正能量、夢想和希望,我感到十分欣慰。”王東明在信中寫道,“字裡行間,我感受到了青年的蓬勃朝氣、昂揚銳氣以及責任與擔當。”
  王東明還說,五四青年節即將來臨,向你和電子科技大學的同學及青年教師,向全省廣大青年朋友致以節日的問候和良好的祝願!青年最富有朝氣和夢想。希望廣大青年朋友進一步堅定理想信念、錘煉過硬本領、砥礪高尚品格,把青春夢融入中國夢、四川夢,腳踏實地、激情奮鬥,在美好的青春時節、在這個偉大的時代,施展才華、建功立業。
  除了送達信件,馬波還代表王東明圍繞“個人夢想怎麼和中國夢結合起來、希望黨委政府為青年搭建什麼樣的平臺”等三個方面跟徐茂進行了深入交流。
  交流中,徐茂建議,現在許多社會實踐“形式大於內容”,建議黨委政府為青年搭建更廣闊的社會實踐平臺,讓青年真正地進入社會、瞭解社會、服務社會,青年進而才能知道社會需要自己做什麼。
  馬波一一記下了徐茂的建議,並複述確認。他對徐茂表示,這些建議將帶回去作為制定青年學生有關政策的參考依據。
  本報成都5月3日電  (原標題:青年志願者與省委書記的“約定”)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k54pkjpeq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