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評論員 周明華
  9月11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赴天津考察調研。李克強來到濱海新區行政審批局辦事大廳,工作人員說,過去審批事項多,各部門審批章共有109個。現在通過減少審批、整合職能等改革,所有必要的審批集中到一起,只需蓋一個章。李克強贊許道,109個章變一個章,是政府自我革命的大動作,要讓不必要的審批成為歷史。
  今年初,國務院各部門相繼向社會公開保留的行政審批事項清單,以鎖定各部門行政審批項目“底數”,公開接受社會監督。而今,一個濱海新區,一百多個公章狂減至一個,這既說明“曬權力清單”確可防止“邊增邊減”,又反映出簡政放權的彈性空間仍大。再者,“簡政放權”在走出中南海之後,是否又是“效果遞減”?對那些不執行或打折執行者是否預設問責機制?“公章多、跑腿多、耗時多、花銷多”,甚至有地方部門蓋章收費,可謂“閻王爺不嫌鬼瘦,能撈一筆算一筆”。這看似小事,實則影響惡劣。亦如墨汁滴入清水,黑色漣漪越散越遠,不只讓群眾勞神堵心,還有損他們利益。不僅影響幹部形象,還拉降著政府的公信力指數。記得一位省人大代表曾製作一張“行政審批長征圖”:一個投資項目在當地從獲得土地到辦完手續,歷經30多個環節、要蓋百個公章,最少需272個審批日。
  道道設關,百章共紅、權力折現。當需辦事者無奈之下變得習以為常之時,就會催生不給錢不辦事、雁過拔毛的“機關病”,讓為民服務的“最後一公里”,成為落實政策的“最難一公里”。今年上半年全國人大常委會曾組織了一項專題調研,發現下放的審批權比較多,但真正取消的權力卻比較少;在放權當中存在著放小不放大、放虛不放實、放責不放權的現象……這說明瞭,一旦觸及到利益,阻力就會突然猛增。
  阻力逆勢上揚,根源還是在於權力的“底氣”仍在。一些地方部門仍然有條件有能力違規將政府職能“自變”為“權力自留地”。這種“自變”的主因不外乎是行政管理程序和組織監管路徑上的不明晰、不公開、不公正;上級部門督辦時,因牽涉到自身利益,往往是雷聲大雨點小,問責整改多半也是“只聞樓梯響、不見人下來”,一般會遵循“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監督風格。為此,我們亟待對公權予以設限,充分廓清權力的管理邊界,並將權力裝進制度的籠子。一則,正風肅貪,上無禁區,還得下無死角,治理“群眾身邊的腐敗”;另需增強監督制約權力的有效性、及時性。對此,不少地方正在進行積極探索。譬如四川提出,落實預防、監督和懲治制度,堅持用制度管權管事管人;大力推進權力清單制度,依法公開權力運行流程;加快政府信息公開力度等。2013年四川省省本級已取消調整3批257項行政審批事項,目前省本級保留行政審批事項260項左右,省本級保留行政審批事項是全國最少省份之一。
  公權力不能依賴自我監督,必須要有強大的外在監督。事實證明,讓社會、群眾參與監督,我們就能合力掃清“最後一公里”上的路障。所以,公佈權力清單,能否精準實施,尚需媒體、社會組織和廣大公民的合力監督。因為公眾是打破“玻璃牆”這種無形公章的主力軍,公眾監督能有效阻止權力反撲,防止“一章重新變百紅”。
  (原標題:“百章變一”後謹防權力隱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k54pkjpeq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